2021覆铜板、铜箔“涨声”响起!
尽管主要是给佛山、中山的一些小家电加工企业供应低端PCB板,但行业近期的火爆景象也让张先生感到生意好做了起来。这位从事PCB行业已经20余年的某小厂老板,此前一直陷在疫情冲击的泥潭里,尚未脱身。
“我们暂时还没提价,因为大部分是之前签的单子,价格是已经定好的。但原材料都在涨,而且上游的供应已经很紧张了,就算我们愿意接受更高的成本,能不能拿到货还不好说,”张先生透露,“最近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关注家电涨价,其实确实是(因为)原材料在涨,像铜、塑料,包括PCB——不管大家电小家电,都不能少了这块板,所以家电涨价也是不得已。”
台湾PCB龙头健鼎日前透露消息称,通常PCB订单前置期是两个礼拜到一个月,但现在1月就能看到第二季的订单,能见度大好。大陆厂商深南电路因处于“年报静默期”未向记者透露具体的产品价格信息,但公司近日则在互动平台上公开表示,“公司原材料包括覆铜板、半固化片、铜箔、金盐、干膜和油墨,涉及品类较多。目前公司部分原材料价格面临上涨”。与此同时,深南电路亦透露,其产能利用率较前期有一定提升。
覆铜板是做PCB必不可少的材料。记者近日通过多家覆铜板厂商了解到,其价格较去年已经有了不小的涨幅,而且下游需求旺盛,订单已经排到了下半年。超华科技方面日前在接受调研时透露,公司产能利用率维持在高位,部分产品订单已排至今年上半年,而覆铜板整体价格也较之前的底部上涨了超30%。
铜箔也不甘落后。超华科技透露,由于设备订购周期长,铜箔产量有限。在此情况下,又很多厂商在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的推动下转去做锂电铜箔,导致电子铜箔供给缺口很大,去年公司的铜箔加工费上涨了约30%-40%。
台湾厂商腾辉近日亦向媒体表示,近期,铜箔基板的主要原材料如铜箔、玻璃布、树脂等,涨幅已高达30~100%不等。据悉,腾辉方面已经陆续分批调整价格,预估将在近期完成调价。
业绩增长或超预期
消费电子、5G基站、汽车电子等下游需求的大幅增长,是驱动PCB产业链步入涨价周期的关键因素。超华科技方面指出,自去年下半年以来,随着5G、新能源汽车、储能等下游市场的爆发,整个PCB产业链迎来了量价齐升。目前来看,下游市场的需求仍十分火热,整个行业仍处于较高景气度水平。
覆铜板涨价的动因则来自于供需两个方面。一方面,下游需求增速很快,另一方面,有效供给——特别是高端产品,前几年新增的产能很少,和需求的增速并不匹配。
值得注意的是,经过此前几年的布局和蓄力,尤其是在去年新冠疫情抑制了部分下游需求的背景下,PCB市场可能会在今年迎来集中爆发,这也将成为整个产业链维持目前景气行情的最大驱动力。
招商证券研报指出,自去年下半年经济活动逐步恢复后,PCB多层板下游各大领域需求进入快速恢复期,直至当前景气上行趋势仍在延续。2021年,由于汽车板需求能见度仍高,消费电子类需求在终端销量增长大年驱动下亦有支撑,NB/平板创新驱动需求增长,而5G建设回温和芯片平台升级切换也将推动数通高多层板市场的恢复。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,2021年多层板市场有望迎来增长大年。
据东吴证券研报,2020-2025年,国内预计规划建设520万个宏基站,再结合小基站的市场,2020-2025年国内由5G建设带动的PCB市场规模预计就将达到550亿元。
这也将拉动PCB用铜箔和覆铜板的需求,尤其是高性能铜箔——由于目前仍然被国外厂商所垄断,国产替代将在今后几年内迎来广阔的替代空间。
据前期披露的公开资料,深南电路车用PCB已进入博世集团、采埃孚、比亚迪、长城汽车等客户阵营。由于通讯产品的PCB层次升级驱动,作为本土为数不多的可生产多层PCB的厂商,深南电路亦将受益。刚刚登陆资本市场的生益电子则计划以常熟生益为主体扩充产能,新项目计划扩产1140万平方米高性能铜板及3600万米粘结片,产品定位为HDI领域高端产品。超华科技亦向记者透露,目前公司也是持续发力高端产品,用于5G通讯的RTF铜箔的已实现量产,VLP铜箔已小规模生产。此外,与玉林政府合作建设的铜箔产业基地一期年产5万吨电子铜箔和1000万张高端芯板项目,也已于2月底正式开工建设。
头部铜箔企业密集扩产背后
3月14日,诺德股份旗下惠州联合铜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(三期)项目动工,总投资超10亿元。
项目产品定位为4~10μm规格的动力锂电池用电解铜箔,设计年产能12900吨,预计在2021年底竣工。项目建成投产后,惠州联合铜箔将形成年产能将超20000吨。
同一天,嘉元科技公告,拟投资约10亿元新增年产1.6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。该项目产品定位为6μm及以下高性能极薄铜箔。项目建设完成后,其在梅县区白渡镇沙坪总产能将达到年产3.1万吨。
此外,高工锂电获悉,2021年以来,包括超华科技、韩国SK Nexilis、日进等企业均宣布扩充铜箔产能。
头部铜箔企业密集扩产背后,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:
一、短期来看,国内锂电铜箔价格仍有上涨空间,铜箔量价齐升下,将驱动铜箔企业业绩提升。
铜价上涨导致铜箔企业原料采购成本上升,锂电铜箔价格随行就市出现上涨。尤其进入2020年下半年以来,头部企业锂电铜箔订单满单,订单量甚至远远大于工厂产量,这也将驱动业绩出现大幅上涨。
受此影响,超华科技预计2020年净利润为0.21亿,同比增加16%,预计2021年Q1净利润同比增长183.36%~200.03%;诺德股份2020年预计净利润约为500万元,与上年同期相比,将实现扭亏为盈;铜陵有色预计2020年度净利润为8.4亿元,同比增长1.14%。
二、长远来看,竞争加剧背景下,产品销售价格及毛利率面临下降风险,优质化产能或成为市场竞争力所在。
目前,包括诺德股份、超华科技、嘉元科技、铜冠铜箔、华威铜箔、德福科技、中一科技、鑫铂瑞、龙电华鑫等锂电铜箔企业都在积极扩充产能。
尽管当前铜箔产能紧缺,但由于各锂电铜箔生产厂商新建产能逐步释放,竞争将日趋激烈,导致部分企业产品销售价格及毛利率下降。正因如此,嘉元科技披露,预计2020年度净利润同比减少39.87%至48.46%。
相关数据显示,2020~2022年全球锂电铜箔行业TOP4份额稳定在30%左右,TOP8稳定在48%左右,龙头效应较为显著。行业判断,铜箔新增产能将在2022年左右逐步得以释放,行业或将迎来新的竞争格局。
当前优质产能尤其是薄片化的6μm及以下的产品供不应求,头部企业开始提升超薄铜箔产能,是参与未来高端产品市场竞争的重要举措。
三、新能源汽车产业火热,目前大批企业转做锂电铜箔,正造成电子铜箔产能供给缺口拉大,进一步扩大涨价空间。
数据统计显示,2020年国内35家企业电子铜箔扩产增幅为3.9%,而锂电铜箔的扩产增幅则为8.6%,增速超电子铜箔一倍。
据了解,目前覆铜板上游铜箔产能非常紧缺,主要受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影响,一批厂家转去做锂电铜箔,导致电子铜箔供给缺口很大,价格出现快速上涨。
超华科技透露,由于设备订购周期长,铜箔产量有限。在此情况下,又很多厂商在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的推动下转去做锂电铜箔,导致电子铜箔供给缺口很大,去年公司的铜箔加工费上涨了约30%~40%。